上海的顶流西点都是混血

  打开小红书,搜索“上海土特产”,你会发现高频出现的不是城隍庙的五香豆,而是国际饭店的蝴蝶酥、哈尔滨的杏桃排、红宝石的奶油小方、凯司令的栗子蛋糕……网友都会说,它们是上海人钟爱的传统点心。

  的确,当越来越多“原版”西点出现在柜台上,上海人常有种凌乱的感觉。长条状的闪电泡芙,不就是瘦身后的“哈斗”吗? 法式千层酥,跟拿破仑蛋糕长得好像。歌剧院蛋糕与西番尼也颇为神似……作为舶来品的西点是如何会变成上海土特产?

  都说上海人喜欢吃生煎馒头、大饼、油条、粢饭等中式点心,其实由面粉、糖、黄油和牛奶等主要原料做成的西式糕点,上海人也同样喜欢,甚至比前者更甚。

  上海人记忆中对于海派西点大概是这样的一些画面:逢年过节去亲友家做客,在西点房排长队买回一只蛋糕,拎着大大的蛋糕盒走在马路上,感觉很有面子;偶尔考试考的好,下班后的妈妈带回两块奶油小方蛋糕,小囡兴奋的又舍不得吃;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了一只哈斗,先把表层厚厚的巧克力一口一口舔完,接着啃嚼脆脆的酥皮,最后把奶油馅心一口吞下去......

  别司忌、哈斗、白脱小球、蛋筒、掼奶油……这些当今小孩或新上海人听来陌生,但确是让老上海人意犹未尽的改良版海派西点。

  在“改良西点”这件事上,上海人无疑走在了全国前列,不仅改得早、改得好,还改出了章程,改出了风格,改到原版西点见到“海派西点”都要犯含糊,道一声自愧不如。

  在网上见过一条内容说,几年前,一上海女孩在爱丁堡偶然走进一家当地的法式餐厅。在那里,她意外发现了“上海特产”蝴蝶酥,一时间被勾起了“酥松紧密的乡愁”,又惊又喜之下给了店员“一个带着热泪的拥抱”。

  店员大为惊讶:这是典型的法国甜品,为什么会被一个中国女孩认为是她故乡的特色?女孩后来上网一查,法国原版蝴蝶酥确实和她记忆里的“上海特产”一个样,形容这一发现“犹如晴天霹雳”。

  蝴蝶酥可谓是上海知名的“土特产”。原版的蝴蝶酥是种带着中东基因的法国点心,意大利、西班牙、匈牙利都有自己的衍生版本,有的刷蛋浆,有的裹肉桂,但一般来说都个头不大,甜滋滋的酥皮要烤出脆硬的口感。再看看国际饭店的蝴蝶酥,一袋5个,每个都比巴掌大,两个“蝴蝶翅膀”自由伸展,有着独特的“振翅”造型,口感是蓬松酥脆的,一口比一口奶香味浓,表面撒着砂糖颗粒,嚼起来有种嘣嘣脆的快乐,又不会像原版那样甜腻。海派蝴蝶酥自然也有小个头的脆硬版本,味道同样经过改良,甜香微咸,一点也不生硬。

  在海派西点中不只有蝴蝶酥。“哈斗”,这个看似陌生且又好似热狗的名字,也是上海知名西点之一:脆脆的空心酥皮,注入香甜的奶油,表面是一层硬硬的巧克力,有时候还会嵌几片杏仁,吃起来甜、韧、滑,又滋润,又绵密——是不是跟闪电泡芙长得挺像?可“哈斗”这个名字与闪电泡芙的法语原名Éclairs毫无关系,倒很像是Hotdog(热狗)的音译。仔细想来,哈斗与热狗在外观上确有相似之处,倒不晓得是哪位前辈给这法国甜心取了个美国名字,还把造型变得胖墩墩的。

  上海的海派不仅体现在建筑与饮食上,还有语言上。很多人都知道上海话中有很多外来词,“别司忌”就是其中之一。一看就知道,这名字是英语biscuit(饼干)的谐音。它也是上海本地小囡的心头好。别司忌是刷了黄油烤到焦脆的面包条,表面铺着甜蜜蜜的糖霜,一口咬下去硬梆梆的,随即又有黄油在舌尖融化的美妙滋味,配上咖啡或者浓茶,一下午就能干掉一整袋。

  除了蝴蝶酥、别司忌、哈斗之外,在上海老牌烘培店中最常见的就是栗子蛋糕。其实栗子蛋糕是最为典型的海派西点:扎实又细腻的栗子蓉,表面装点着丝带一样的“白脱”奶油,顶上嵌一个鲜红的樱桃,看起来很有老牌的西餐范儿。这种蛋糕,不要说欧美没有了,就是离开上海都很难找到。另外一种栗蓉更细嫩的蛋糕,装在杯子,用勺子吃,也很经典。这其实都是上海甜点师傅匠心独运,用柔软清甜的栗子代替上个世纪初国内还很稀缺的低筋面粉,才创造出了这种独一无二的上海味道。

  上海西点里,还能找到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味道:拿破仑蛋糕与法式千层酥,西番尼与歌剧院蛋糕,忌司条与Torsade面包……这些点心来自世界各地,却在上海达成了奇妙的统一,无论是法式的西饼屋还是俄式的老字号,各有千秋的口感中,都贯穿着一脉相承的海派风情。

  不得不承认的是上海的特色西点都是混血。西点进入上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海开埠。由外国侨民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西点带入上海,当时的上海滩有德式、法式、英式、俄式等不同风味的糕点,让上海市民的味蕾逐渐喜欢上了异域风味,各国各式西点也逐渐融合成为了独具上海风味和特色的海派西点。特别是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如果能吃上一口蛋糕,能开心很久。

  在上海西点的历史上有两位英国人不可忽视。据上海的地方志记载:清咸丰三年(1853年),英国药剂师劳惠霖(J.Lewellyn)于花园弄(今南京东路)1号创办老德记药店,这家外商药店最早在上海经营西式糕点。

  清咸丰八年(1858年),英国人亨利·埃凡和他的儿子于在上海开办面包房,为了贴近上海市民,他们把面包房命名为“埃凡馒头店”。埃凡馒头店产销面包、啤酒、糖果、汽水,这是中国第一家生产啤酒的厂家:“造啤酒,约于西历十月间为之,至十一、十二两月内预备出售。”(《新辑时务汇通》)

  上世纪80年代前期,上海的西点江湖上有6家最出名的国营企业:烟糖系统的哈尔滨、上海食品厂、海燕食品厂,饮食系统的老大昌、凯司令和喜来临。

  随着国门打开,合资品牌、国外品牌、独立西点屋轮番登场,上海的西点江湖上流派林立,不再是海派西点一家独大。

  如今,上食、海燕和喜来临的西点已在江湖上销声匿迹,只印刻在老上海人的记忆中。

  不过,四十年来“网红店”换了一茬又一茬,留存下来的那几家海派西点房虽然低调,却有着长久的生命力,在江湖上还时不时地激起一些新的浪花。

  1985年,静安面包房开门营业。它由上海静安宾馆、香港三隆行共同出资组建,是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的法式面包房。

  一时间,前来买法棍的市民大排长队。肩上扛着法棍走在华山路上,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。

  一年以后,马路对面开出了红宝石的第一家门店,由英籍华人过秉忠与静安区粮食局、静安区侨联合资成立,并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。当时英国女王访问上海,红宝石受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委托,特别定制了一只三层奶油大蛋糕。

  时光流转到2014年,哈尔滨食品厂旗舰店亮相淮海路,恢复了过去前店后工场的模式。同一年,阔别12年的老大昌重返淮海路,与哈尔滨隔街相望。“淮海路上老字号‘组团返场’”成了那年热议的话题,日后造就了一段“土味顶流”淮海路。

  近几年,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,海派西点又以“上海土特产”的名义火了。尤其是国际饭店的蝴蝶酥,成了小红书上“上海伴手礼”的头牌。

  人们爱海派西点,并不是因为它精致、洋气,而是因为它已润物无声地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。百年前的十里洋场早已成为历史,昏暗的老汽灯、发黄的月份牌、百乐门夜总会的杜松子酒、仙乐斯舞厅的狐步舞都将在岁月中褪色。

  可永远也会有长不大的囡囡,盼着考出好成绩就能饱餐一顿栗子蛋糕,走时还念念不忘地盯着橱窗中那一点鲜红的糖渍樱桃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返回列表